400-68-17025
首頁 » 新聞資訊 » 美國將對華實施更嚴格限製 科學儀器又遭管轄

美國將對華實施更嚴格限製 科學儀器又遭管轄

黄瓜网站免费看黄瓜网站入口係統 2020-05-04

[導讀] 報道稱,被加入管製清單的是儀器和機械、通信、軟件、技術、傳感器、雷達、激光等設備和材料以及其他領域的數十種可用於軍事目的的新產品。
  本周一,還處於新冠病毒危機中的美國政府,仍沒有忘記對中國增加新的出口限製。美國商務部提議修改某些對華出口產品的規則,其中包括飛機零部件以及半導體相關的產品,這些限製現在將要求美國公司,以及外國貿易商將這些產品出口到中國前,要獲得美國的許可。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引起了一係列有關中美供應鏈的激烈討論。新冠肺炎目前在美國的確診數已突破100萬,造成的打擊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嚴重,也突出表明該國對中國提供關鍵醫療用品的依賴。 但長期以來,對中國科技崛起感到沮喪的美國政府強硬派一直在呼籲采取更嚴格的控製措施,以防止中國政府將各種技術和設備進口轉移到軍事用途。 據儀器信息網跟蹤,早在今年2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美國對三家中國公司、一名中國個人和一家土耳其公司實施新的製裁。其中包括河北省高碑店開拓儀器有限公司,一家從事石英撓性加速度計,MEMS陀螺、慣性測量單元(IMU)、慣性導航係統、組合導航係統,慣性測量設備與測試係統的研製、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企業。 軍用,民用,均不可用 4月27日,據路透社引述相關文件報道,美國商務部議修改某些對華出口產品的規則,新的規定要求美國公司向軍事實體出售某些產品時,即使這些產品是民用的,也要獲得許可,另外,新規定還取消了允許美國某些技術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非軍事實體出口和使用的情況。 該報道引述幾位消息人士,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收緊規則,防止中國通過民用商業等途徑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然後轉為軍用。 相關規則修改將於美國時間周二(28日)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發布。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道,美國商務部準備了一份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管製條例修正案,規定數十種可用於軍事目的的新產品在出口俄羅斯、中國和委內瑞拉時要向美當局取得特別許可證。 華盛頓貿易律師道格·雅各布森(Doug Jacobson)說:“顯然,這旨在使美國政府對美國出口商向這些國家及其客戶出口的商品類型有更多的了解。” 報道稱,被加入管製清單的是儀器和機械、通信、軟件、技術(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所需的空間技術除外)、傳感器、雷達、激光等設備和材料以及其他領域的數十種可用於軍事目的的新產品。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曾公開表示:“一些國家有把美國公司商品用於軍事用途的曆史,與這些國家做生意應慎重考慮其後果。” 華盛頓貿易律師凱文 沃爾夫(Kevin Wolf)評論道:“中國改變商品使用途徑,是對中國軍民融合政策下的必然——為民用物品尋找軍事用途。” 他說,軍事用途和使用者的監管定義很廣泛,不僅於諸如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樣的實體購買。 含百分之10美國技術,即不能賣給華為 根據現行規定,如果美國製造或研發的部分,占該產品據總價值的百分之25以上,就要求有出口許可證才能進行對外銷售。此規定可以阻止很多從其它國家運往中國的“含美國技術高科技產品”出口。 《電子工程專輯》在2月曾報道,美國修改的監管規定,可能將阻止包括台積電在內的企業向華為提供芯片,甚至不允許用到美國技術在分之25以上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來製造華為芯片。據悉,台積電是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主要芯片製造商,百分之14的業務量來自海思,而芯片生產商大多依賴KLA (KLA Corp)、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和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 Inc)等美國企業生產的設備。 據上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商務部還起草了一項規則,將對華為出口的上述門檻降至百分之10,並將範圍擴大至包括非技術產品,如包含非敏感芯片的消費類電子產品。 還有一項修改是取消了此前對民用產品的豁免。這項豁免規定,如果是用於非軍事實體和用途,則可以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出口某些美國技術,從而放寬了對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集成電路等產品的出口。美國將針對中國進口方和中國公民取消這項出口豁免。 上述知情人士說,如果其他政府機構批準了這些措施,則該規則可能會在幾周內作為規則發布。目前還不確定特朗普是否會批準。 業內人士擔心,包括取消許可例外的新規有可能會將中國消費者推向外國競爭對手的懷抱。據華盛頓貿易律師麥克拉弗蒂(Eric McClafferty)說,“要是他們開始取消針對特定出口的這些許可例外,將會帶來寒蟬效應,”麥克拉弗蒂稱,“會讓人們更害怕向中國出口。” 4月6日,美國芯片業的9大組織就曾致信羅斯,敦促其應在美國對華半導體輸出新規生效之前先征詢公眾意見,以避免意外後果。 長臂管全球 此外,美國商務部還起草了一項法規,以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範圍,阻止中國軍方在沒有取得許可的情況下獲得美國某些產品,即便是為民用而購買。例如數字示波器等科學儀器、飛機引擎和某些種類的電腦。此舉若得以實施,可能將阻止一些對中國軍方進口商的發貨,即便他們宣稱這些產品將用於醫院之類的地方。 該規則還將基於美國技術或軟件的外國製造產品置於美國監管之下。知情人士稱,這將擴大到包括以美國技術為基礎、在海外生產並銷售給華為的低技術產品,要求外國企業在向中國運送某些“包含美國技術的商品”時,除了獲取該國政府批準外,還要獲得美國政府許可。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本月初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說:“一些美國官員以惡意無視事實歪曲了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並試圖以此為借口對中國實施技術禁運,從而擾亂並阻礙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正常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這種做法源於冷戰思維,違背了國際合作的精神和時代潮流。它損害了中美兩國的利益和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她還表示:“中國敦促美國采取負責任的態度,製止其惡意指責和誹謗,對中國軍民融合政策持客觀看法,並為促進中美關係和國際合作作出更多努力。”  
網站地圖